蔡英萃:拓荒中国责任投资

时间:2019-04-16 10:30:30 来源:中宏网房产

14(1).jpg

商道融绿共同创始人兼CEO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曾供职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GE金融和摩根士丹利

中宏网北京22日电(记者秦婷婷)创立内首家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PRI)签署机构、国内首家气候债券标准(CBI)认可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率先完成沪深300成分股ESG评级的数据提供商,蔡英萃,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将国际主流责任投资理念,引入国内,拓荒中国责任投资。

从金融机构到NGO

褪去职业的装扮,穿着舒适的休闲装和平底鞋,在人群中似乎没有什么不同,蔡英萃显得平和而亲切,谈到北京的天气,我们都达成了共识,相比于前些年的天空,这两年北京确实蓝了很多天。她曾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读完本科、金融学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对于北京的空气深有体会。后来,她当了妈妈,对空气的焦虑只增不减,“你没有孩子的时候,你不太在乎什么蓝天。有了小孩之后,你就发现小孩能出去的天数非常少,我就想说能不能做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她离开外资类金融机构转入NGO组织的最大原因。

早年,蔡英萃曾就职于摩根士丹利和GE金融,这期间,参加了各种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例如有的企业会组织员工去养老院或福利院。在正式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前,她做了四年的志愿者。而后,当WWF招聘可持续金融的职位时,她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申请并在上千申请者中竞职成功,在这样的机缘下,蔡英萃开始接触到绿色金融的概念,能够用金融工具为环保助力。

2009年,蔡女士离开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来到全球最大的环保类的NGO组织之一,也是第一个被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做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开始做绿色信贷,从政策层面进行倡导。

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也在想如何利用金融的杠杆把钱投资到环境友好的、绿色的企业,让他们得到发展,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受到制约。

同期,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棘手,绿色金融的概念也刚刚萌芽。这个时候,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海外的投资也屡屡因环境和社会问题感受到了声誉压力, 体会到了环境和社会风险对业务的切实影响,中国银监会也加大了对绿色信贷的监督引导,在2012年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银行自身动力加上监管机构的政策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国的金融机构希望自身的发展可以是绿色的、可持续的。

政策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去做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但是没有人知道怎么做。“所以我从夏威夷学习回来,与商道纵横咨询公司合作发起了一个专门的绿色金融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叫商道融绿。”

中国专注ESG评估的本土机构

2012年,回国创业不新鲜,但是回国做绿色金融,还是头一个。

“那时候我们做的时候我们挺高兴的,因为觉得没有竞争对手”。这是一个太小众的领域,从创立开始便占据了许多个第一。它是本土首家责任投资原则(PRI)签署机构、国内首家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认可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也是率先完成沪深300成分股ESG评级的数据提供商。

但是,那个时候谈绿色金融、社会责任、ESG(责任投资),太前卫了,没什么人知道。创业的艰难也在于此。作为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的发起机构,刚开始的那年,蔡女士戏称“参会的人还没有我们工作人员多”。责任论坛的参加主体涵盖金融机构、环保类机构、上市公司、服务机构等等。去年,China SIF年会的参会人员已经多达300多个。

那时候,中国公司对责任投资的理解大多数还停留在捐款种树这个层面,“我还记得某大型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里写着践行绿色金融,积极种树”她笑道,“银行自身降低能耗很重要,但绿色金融更深刻的意义是把他的资金流向环境友好的企业,这是一个金融杠杆的作用。”

创业之初,起步艰难,团队的服务对象主要都是海外的一些养老基金和责任投资的一些基金,会有投资方找到团队,购买中国一些机构的负面环境信息。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的一步一步发展和时机的发展,上市公司ESG披露的深度和广度都越来越好,可以明显看到责任投资和绿色金融的兴起。

独立客观 严把ESG评估

早在09年开始,团队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建立舆情监测平台,通过企业自己的信息披露和公开媒体信息,不断累积上市公司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方面的负面信息和非财务类信息。

ESG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要确保投资的企业是绿色的、负责任的,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指标量化和评级。ESG分别代表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指标体系共有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00+三级指标,通过打分、权重计算,采取百分制方法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代表该企业在绿色、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方面更有可持续能力。

评分用来给投资做参考。ESG投资简单来说分成两块,主动型和被动型。被动型也叫负面筛选或防踩雷,就是不投有问题的企业。主动型则是主动挑选表现好的企业。

与国外的ESG服务机构的指标相比,商道融绿的ESG指标更加本土化,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更接地气的调整,例如在对不同行业企业进行ESG评估时会适当调整更加重要部分的加权比重。此外,商道融绿还需要耗费人力搜集及处理信息。比如企业能力建设的评估,有些企业非财务类报告是文字描述型,有些是图片型,有些是表格型,这些都要靠人工来筛查,确保准确。

信息披露 发展关键

ESG评估的基础是ESG信息披露。目前,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还不完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ESG的发展。根据商道融绿统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在涵盖指标比例和单个指标披露程度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蔡英萃表示,很多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的广度不够。在评估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指标其实是没有披露的,那么那一项指标打分只能空白。作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创始理事单位,商道融绿积极参与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政策研究工作。

香港联合交易所于2015年12月发布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环境”及“社会”范畴下设11个层面,每个层面分为“一般披露”及“关键绩效指标”。在新版中,“一般披露”信息从发行人自愿披露被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环境”范畴下的关键绩效指标也被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即所有“环境”范畴下的信息均为半强制披露。

深交所于2016年12月修订发布了《主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定期报告披露相关事宜》,明确了重点排污单位的概念及披露的具体信息。

据了解,目前上交所也在征求意见。这些举措能够反映出信息披露在不断的在提高和加强。“你只有数据信息是透明的,息是披露完全的,才能够保证评级的质量是不断的提高的。”

9月30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此次修订的重点包括强化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的引领作用;确立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等。从泛化的道德约束到刚性的制度责任,明确了上市公司在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上的内生使命。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企业做绿色、生态环保就是做公益、赔钱赚吆喝。其实,在从事这么多年金融行业后,蔡英萃发现ESG评分高的企业往往企业绩效也很好,这两者是呈正相关的,"我们接触到的很多投资机构,比如Generation资产管理公司,是美国前总统戈尔和高盛前CEO共同创立的基金,去年来参加我们的责任投资年会(China SIF)也分享了他们的心得,关注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往往能带来更好的回报"。


责任编辑:杨凡
上一篇:香港地产教父施永青:我对中国房地产的两次错判